找到相关内容199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儒佛两家同体精神之对照

    实昌明于我国,已成为我国文化的血脉。  132页  两家的重点,虽各不同,但同立根于心性,不独其内层  脉络可以贯通,而其实践的义理,亦可以互相辅成,惟两家  圣贤的言论,各有其独立的意趣,实不宜穿凿...

    朱世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2670914.html
  • 僧叡思想研究

    观品夷照,总化本以冥  想」(注44)。  「问相标玄而玄其玄,幻品忘寄而忘其忘」(注45)。  此谓佛家言论宏伟,境界高深﹔般若智照,开显本性。  《庄子》云﹕「故法言曰﹕传其常情,无传其溢言,则几乎...

    刘贵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2970918.html
  • 试论中国文化对佛教孝道观的融摄

    ?李师政、宋?张商英等,因为篇幅关系,无法把  他们的言论一一列举,本文除宗密外,尚要以北宋儒僧契嵩为  代表,说明中国佛教学者阐述孝道的情形。  孝道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,随着时代的进展,益形增加其 ...

    王志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4370925.html
  • 俱舍论释题

    密封锁,言论极不自由下,他们应为婆罗门教的忠实信徒,  怎么反而出家做了佛的弟子呢﹖这在研究作者学术思想的我  们,应有正确的认识。  考佛教在印度传布的兴衰,约可分为三个时间。一、佛  元三世纪前,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1971083.html
  • 隋唐之弥勒信仰与图像

    ,欣生者多,厌心不深,念令褔少,非奇特故,恶处多苦欣生者少,厌心深重,故念福多,甚希奇。」[45]这种扬弥勒抑弥陀的言论,对唐代弥勒信仰的推广,自有积极的效用。  隋唐弥勒信仰,在当时的净土信仰中占据...

    李玉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4971116.html
  • 天台龙象 台湾高僧──斌宗法师(1911~1958)的生平与思想

    斌宗法师第  一本书,也是台湾佛学史上划时代的义学著作。  31页  民国四十一年台中瑞成书局希望能重印流通,斌宗法师认为书成  于日据时代,思想、言论不自由,又以文言文完成,乃以白话文重行  改写,...

    尹章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571195.html
  • 唯识与四缘十因之研究

    之名,后则继之以想,想后即随彼法  而说语言也;是则以随法名想而说语言,故名随说因。例如  吾人说真如无为,此真如无为是法;此法之名为名,由闻名  后思想彼之如何如何,想已则发言论;此真如无为法之名想...十因相摄之义,亦  如是耳,应知。  此二缘虽各有二师诤辩,但以各第二师之言论分判为善  。  增上缘摄十五依处与十因如前段文述,无有诤辩也。  复次,四缘如以二缘相摄,则因缘为能生因所摄,等无  ...

    雨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971202.html
  • 紫柏大师生平及其思想研究

    或是看话禅,不论强调“平常心是道”或讲真修实参,禅修的重点都是在于心性的体悟。但是从真可的言论中可以发现,他虽然也讲明心见性,但是他似乎更重视身心的解脱。如本文在禅修的目的中所言,心性的开悟与生死的了脱...

    范佳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0771325.html
  • 由《齐物论》论儒佛会通的基本态度

    言说间互争互辩,而又不及道之广大整全之处。此所谓「道隐于小成,言隐于荣华。」人以言论道,一如地籁之受吹而有万窍之怒号,此言、此道并无高下优劣之区别。然人之情既入,则小成为道,以荣华乱言,正使言与道俱失...

    高柏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2871353.html
  • 葛茵卡教授:佛陀:和平的使者

    原则及司法制度,他们就不会被征服。   只要他们尊崇敬爱长辈,并且重视长辈的言论,他们就...

    葛茵卡 ( 印度国际内观学院教授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2373332.html